close

撰文/Ryan Wang(文章出處:http://ryanwangblog.pixnet.net/blog

 

前幾天開會時,

公司長官突然問我一句話:「你昨天晚上會因為今天要開會而興奮到睡不著嗎?」

突如其來的一個問題,著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

長官接著說:「我指的是因為你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解決今天會議要討論的問題,因此感到很興奮。」

原來,

這個問題牽涉到至少兩個重點:

一、會議的目的性:

會議必須聚焦在問題解決,而非單純的作秀及數字報告。

二、專業分工:

與會者必須能夠專業分工,從各自不同專業領域的立場及觀點來提出解決方案。

 

開會其實是門深奧的學問,

從事前的規劃、事中的引導與控制、以及事後的追蹤與回饋,

都需要細膩的處理每個環節,

才不會落入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問題之中,

在開會的前、中、後等不同過程中,

最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就在於事前規劃,

原因很簡單,

大部分的會議都是基於「 公司規定」而「不得不」的結果,

但並不表示所謂的會議一定得以「例行」亦或是「標準化」的方式來進行,

而是由會議發起人的開會動機來決定,

開會前,除了必須在事前決定好需要的會議氛圍為何?以及這樣的氛圍要如何營造出來?

這個與會氛圍的重要性在於與會者願不願意「傾全心盡全力」,只為了解決問題,

否則容易讓與會者各自多所保留,

而在會議中流於敷衍了事,

會議後則又抱怨連連,

這只會讓會議越開越沒意義、越開越沒信心,

其實並非會議這件事不好,

而是前、中、後的規劃安排沒做好,

大家共勉之,

不要對會議感到不悅與不信任,

只要方法用對,

會議絕對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溝通管道之一。

 

以上的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喜歡Ryan的分享內容,

也請大家多多按讚加入粉絲團,

支持Ryan的分享瞜~~

arrow
arrow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