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Ryan Wang(文章出處:http://ryanwangblog.pixnet.net/blog)
最近看到NBA的熱門焦點新聞,
火箭隊為了下個球季的勝利開始招兵買馬,
不過,卻因為手法太過粗糙、拙劣,
甚至是有些無情、有些勢利,而惹了一些爭議,
先是為了搶下原尼克隊的明星級自由球員Carmelo Anthony,
而得罪了在今年賽季表現相當突出的林書豪,
此外,更由於大動作的搶人表現,
讓火箭隊的另一位功臣Chandler Parsons怒火中燒,
Chandler Parsons及林書豪在今年賽季中的好表現有目共睹,
不過火箭隊卻依然對這些優異表現視若無睹,
只願將所有心力放在如何幫James Harden及Dwight Howard找到「夠格」的好隊友,
最後讓林書豪出走湖人隊,
而Chandler Parsons則將改披小牛隊戰袍,
其實James Harden及Dwight Howard,本來就是既定事實的明星球員,
但火箭隊的焦點似乎從來不在後起之秀身上,
反而一昧的將焦點放在早已發光發熱的明星身上,
要知道的是,明星球員的忠誠度會是一個嚴重問題,
此外,隨著名氣與日俱增而來的貪婪,
更將逼得你在重要時刻不得不放手,以免壓垮球團的財政,
最後,當然也潛藏著一個危機,
「既然我是以明星球員的姿態來到這裡,球隊自然是相當倚重我優異的個人表現~~」
當球場上,每個人都只信奉自己的能力,
那麼不論是PG、SG、SF、PF還是C,
從一到五號位,所有的角色都將失去意義,
甚至連教練本身的存在也是.................
在上述內容中,大家是否注意到,
我使用了「既定事實」來形容這群明星球員,
這意味著,當球隊勝利,都是這群人的功勞,
當球隊失敗,都是教練不懂得善用人才,
理解我的意思了嗎?沒錯,明星球員總是既得利益者,
如果球隊輸球,只要換個球隊,你一樣是明星球員,
這個光環沒那麼容易消失,
除非你犯了什麼大錯(例如使用禁藥、打架鬧事,或是其他更嚴重的社會事件等等),
或者是受了嚴重傷害而導致提早結束球員生涯(像是Penny Hardaway、Grant Hill或是Tracy McGrady的例子),
又或者是隨著年齡慢慢超過30歲之後,所導致的體能狀況大不如前~~
當球隊之中,
一群充滿潛力的年輕小將看到球團對於明星光環的盲目追逐,
甚至看到球團對於幕後英雄的視而不見與冷血對待,
只會讓這個團隊從「家」的概念,慢慢變成職涯的「跳板」,
反正努力也沒什麼用,有機會上場,就好好秀給其他老闆看吧,
反正幕後表現也沒人在意,不如就好好在幕前出風頭吧,
當新進球員也開始有了自私的想法,
實在很難相信一個根本不像團隊的團隊會有什麼好表現.............
其實這個道理就如同職場一般,
如果一個團隊中全都是主管、全都是領域內的專家,
其實未必是件好事,
當一群頂尖人才聚集在一起時,總是容易犯下最基本的錯誤,
只因為大家都是代表自己專業領域的當局者,
卻沒有一個旁觀者能夠點出顯而易見的問題,
只因為你認為這群所謂的專家該顧慮的都顧慮到了,
你又何必插嘴提醒................
此外,為了討好這群頂尖人才,
其他員工的表現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群人才是否「玩的開心」,
當企業主不論是「刻意」或是「不知不覺」的營造出這種氛圍,
最大的副作用將會是人才的不斷流失,
畢竟,具有潛力的新秀,
工作的目標在於能盡一己之力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而這種「替人抬轎」、「為人作嫁」的企業文化與領導風格,
將重挫員工的自尊與自信,
所換來的,絕對不是員工的主動積極,而是被動與勢利,
這種荒謬至極的團隊氛圍一旦成形,
明星人才眼看著企業文化毫無忠誠度可言,又怎麼可能會久留?
火箭隊的無情與接下來可能因此承受的後果,所有球迷們都等著看,
也期許企業主們千萬別犯了相同的錯誤,
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