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為一位好的主管、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要懂得軟硬兼施,凡是太過強硬,容易讓人詬病為太過專制、沒有彈性;但若凡事太過隨和,卻又容易讓人詬病為太過軟弱、缺乏主見。因此,如何在軟、硬之間調配出最佳的管理比例,除了是身為管理者的最大課題之外,也將直接影響了部門經營的最終成敗,以及底下員工對於你的「施政滿意度」。

或許在部門經營的發展方向與策略方針訂定上,主管可以固執、可以適度地堅持己見,甚至在態度上也可以強硬、不讓步,只因為比起其他同仁,你的確看到了更遠、更寬廣的未來可能,只要你願意、也的確能夠扛下最終成敗結果,這樣的強勢作風其實又有何不可?只不過當主管這些抽象的概念、不明確的想法逐漸發展成具體可執行、檢視的實質目標時,那麼,在要求同仁得務必「使命必達」之前,你卻反而應該在執行過程中替這些工作者們保留足夠的彈性與自由,以免在過於限制、過於壓抑了工作者的自由意志之下,反而容易產生彈性疲乏,讓同仁無法做長、做久,甚至是做到盡善盡美。

至於若是想理解軟、硬管理方式之間究竟有何不同?那麼你務必得先明白加法與減法領導風格上的差異:

加法管理給的是鼓勵,主要是透過鼓勵與引導的方式來協助工作者發覺自己的天賦,然後找出自己的工作定位與價值,這樣的帶領方式,彷彿是不斷在提醒同仁「當今天所有人的表現都是B的時候,你居然可以拿到A,而且還有很大的潛能可以得到A+,只要你願意做幾個小小修正與加強即可展現你的卓越天賦~~」

這樣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工作者能透過一點一滴的成就累積,讓他們能夠在充滿自信與正面思考的環境下,能夠更加積極主動、能夠早日發覺自己的潛能、能夠及早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當中獨當一面。不過缺點則是................可能會讓工作者變得太過自負、甚至是太過缺乏危機意識,而忘了當速度衝得太快,有時反而得學會踩煞車,否則衝過頭的結果,可能反倒替部門帶來更多不可預期的損失與風險。

至於減法管理給的則大多是壓力,主要是透過責罰與限制的方式,來警告工作者「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彷彿是不斷在提醒同仁「即便你今天拿到A,那也是應該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明天你就不會從A變成A - 甚至是B!!」

這樣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工作者能夠在戒慎恐懼與充斥緊張感的環境下,能夠有效縮短完成任務所需耗費的時間與資源,優點在於可能能夠替部門換來短期的高效率,但缺點則是可能會讓工作者因為無暇分身,而不願去多想、多做,因此容易變得被動、容易對工作產生倦怠,更無法持久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其實不論是加法還是減法,兩種軟、硬管理方式都各有優缺點,必須根據不同的管理需求與目的來相互搭配使用,才能讓組織發揮應有的綜效,但是原則上,減法的「壓迫式領導」還是比較適合應用在「短期衝刺」,或是某些「間歇性」、「一次性」的工作任務上,此外,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務必得在每次的任務結束之後,都得給予適時且適度的放鬆與獎勵,才能避免工作者的彈性疲乏狀況發生。

而加法的「半放任式領導」則比較適合應用在某些需要做「長期抗戰」、或是一些「需要大量創意發想」的工作任務上,以彈性和自由,來換取工作者的自動自發與大膽創新思考的結晶,目的,則是希望能藉此發揮出群策群力所帶來遠超乎預期的龐大綜效。然而,之所以稱之為「半放任式領導」,則在於當管理者給了過多的自由放任,也務必得搭配上適度的「減法管理」,在自由環境下,適度的拋出一些壓力,才能半強迫工作者得不斷設法讓自己的能力持續提升,以避免在一切看似風平浪靜的環境下,整個團隊卻輕易的就讓一個無預警的狂風巨浪給吞噬殆盡。

或許像是「棍子與胡蘿蔔」一般的減法與加法管理並不是一套多深奧的學問、多艱澀的道理,不過該如何跳脫出一般管理教科書的框架、或是舊時代思維的束縛,並且能夠依照不同目的、不同限制條件下去做出適當的調配,卻考驗著管理者對於目標管理的邏輯思考與執行能力、以及對於不同工作者在工作狀態變化上的敏銳觀察力。

或許在輕重拿捏上,怎樣的比例才會是最好的黃金調配,並無法有一套能夠一體適用的最佳標準與範本,但重點則在於管理者們務必得明白「凡事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不能因為減法管理太過負面、難掌握而不去使用它,也不能因為加法管理所營造出看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表象,而讓你忽略了背後所隱藏「缺乏實質競爭力」的嚴重問題,此外,在過程當中,除了得緊盯目標進度之外,你還得兼顧每位工作者的身心靈狀態,才能讓屬於你的管理風格真正變成具體的經營成果。

總而言之,管理必須兼顧「軟」與「硬」、還得同時注意「人」和「事」,才能夠讓「事成」與「人和」兩件事同時達成,也才能夠讓主管們在完成每件重要任務之後,還能確保團隊還有足夠的心力去面對、接受、甚至是期待下一個挑戰,這才是一個部門「永續經營」的善的循環,也才足以讓部門持續壯大、永續長存,共勉之,大家加油~~

arrow
arrow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