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Ryan Wang(文章出處:http://ryanwangblog.pixnet.net/blog)
賽斯.高汀的新作《怪咖時代》主軸圍繞在一個重要概念,
那就是當企業主還在將行銷焦點聚焦在大眾市場時,
殊不知由眾多的小眾市場所聚集而成的大商機已悄悄浮現......
在資訊爆炸時代中,
消費者獲得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
也讓消費者越來越有自己的Style,
這也呼應了《長尾理論》書中所提到的觀點:
「傳統的行銷重心著重在百分之二十的明星商品上,
然而隨著網路時代來臨,資訊爆炸,
讓百分之八十的長尾商品開始被人看到,
並讓這些原本鮮為人知的冷門商品開始湧現大商機,」
然而,
當行銷對象從一個單純的「大眾市場」轉變成無數個獨具個性的「分眾市場」時,
以往先大量生產而後行銷的觀念將被扭轉,
轉變成必須先從行銷通路手上得到顧客需求,
才能針對這些不同需求製作出能夠讓小眾市場滿意的熱銷商品,
最後隨著顧客滿意度的持續飆高,
並輔以人類天生具備「呷好逗相報」的天性,
口碑行銷效應也將透過各式「夯翻半片天」的社群工具迅速傳遞出去,
這樣的行銷手法才能讓獲利不但得以維持,
更能以倍數成長甩開競爭對手,
而早日脫離紅海競爭,進入藍海市場之中。
在行銷策略的思維模式上可概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單純的思考「這些商品要賣給誰?」
第二個層次是思考「誰會想要買這個商品?」
第三個層次則是思考「《他們》會想要《什麼商品》?」
第一種思維模式,
主要是先生產後行銷,
主要是以大眾市場為目標的行銷思維。
第二種思維模式,
是第一種和第三種模式間的過渡思維,
當大量生產大量銷售的市場隨著競爭者的模仿跟進,
而逐漸變成紅海的競爭市場時,
由「消費者」的觀點來思考商品銷售是個相當重要的思維轉變,
主要思考前提假設為:
「若一個冷門商品在最不恰當的時間、地點,
以不算便宜的價格賣了出去,
請問這種人可能會有哪些類型?
能否詳細說明這些人的長相、背景及可能購買的原因?」
這樣的思維模式主要在找出可能的利基小眾市場,
在紅海競爭中,如何找出這些小眾藍海市場,
往往在公司的生死存亡中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而第三種思維模式,
則是在找出各式不同的小眾利基市場後,
開始根據不同市場生產不同的客製化商品,
而針對小眾市場所生產的商品重質不重量,求精不求多,
重點在於消費者的需求要如何透過相對應的商品來滿足?
總之,「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是行銷不變的真理,
隨著時代變遷,行銷思維不要還停留在遠古時代,
進化吧!!你的行銷創意腦袋!!
共勉之~~大家加油!!
以上的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喜歡Ryan的分享內容,
也請大家多多按讚加入粉絲團,
支持Ryan的分享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