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大學時代的好友、目前也在某公司擔任中階主管的Jack那裏聽到了這麼一個案例。Jack在某天突然聽聞部門內有一位向來工作十分努力、而且未來發展原本也一片看好的儲備幹部(以下稱之為Andy)即將被約談,甚至可能會直接聊到去留問題,後來了解了一下前因後果,原來是一位平時和Andy素不相識的高階主管(以下稱之為Simon)直接跑來部門,找了Andy的直屬主管,甚至直言告訴他:「這個員工不行!!不管他在公司做了多久,我建議你要嘛就讓他轉調其他單位,要嘛就乾脆直接請他走!!」聽到這樣的情況實在是讓Jack感到有些驚訝,畢竟Simon平時和Jack也還算熟識,而就他所了解,Simon平時也不是一個會隨便找員工麻煩、或是隨意專權亂政之人,再加上他平時的為人也還算平和好相處,因此會把這樣的人給惹毛,實在是不簡單,而Jack相信實情應該也沒那麼單純才是,於是就在壓抑不住好奇心之下,Jack便找了時間和Simon私底下聊了一下,這才弄清楚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原來,就在Andy與Simon的一次高鐵之行當中,就決定了Andy的結局..........我想,對於這樣的結果,對於Andy來說應該是始料未及吧.............

據Simon所述,原來在一次到外地參加公司內部教育訓練的回程中,碰巧在自由座車廂上遇到一樣要回台北的Andy,於是Simon便主動坐到Andy旁邊的空位上,和他聊起了部門近況,由於Andy目前所待的單位績效表現嚴重落後,而且始終維持虧損狀態卻絲毫不見半點起色,而Andy既然身為部門副手,主要的責任當然是必須協助主管有效提升部門營收才是,因此,Simon便問了Andy對於績效提升有什麼樣的想法與實際做法?以及對於之前由Andy所提出的幾個專案企劃最終都以失敗收場有什麼樣的檢討與改進作法?殊不知,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Andy卻始終都認為自己的想法與做法都沒有錯,而是因為公司給的資源實在太少,再加上部門主管以及其他同仁的不配合,才會讓一個好好的策略規劃最後走向失敗....................

聽完了Andy的回覆,說實話,著實令Simon感到有些不悅,不過Simon還是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接著問了第二個問題:「那你有想過主管和其他同仁都不願配合的原因究竟出在哪嗎?畢竟如果你的方法真的夠好、夠正確,其他人應該也沒理由拒絕才對啊!!」結果Andy卻這麼回答:「其實我認為主要有幾點原因,首先是主管本身的問題,第一、他實在是有些太過軟弱了,既然部門欠缺足夠資源以確保專案能夠順利進行,但他卻不敢挺身而出、力爭到底。第二、他實在是太過無能了,我認為他不敢替我爭取外部資源最大的原因,除了他根本聽不懂我的提案重點與精髓之外,再來就是他的溝通說服能力實在是有待加強,才會讓公司高層始終認為我好像根本提不出半點像樣的解套辦法..............最後,則是部門同仁的問題,說實話,在這個部門當中真正有實力能夠協助我的同仁根本找不到,所有人似乎每天都漫無目的的過生活,不僅是要專業沒專業,而且要態度也沒態度,當然,這樣的問題自然和主管的管理風格脫離不了干係,所以,在這樣的部門當中,就算我的規畫做得再好再用心,還是會因為部門內部的種種阻力而嚴重大打折扣。」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的目的,本應是為了補強自己的不足,或是為了讓自身的優勢能夠更加強化、更加耀眼才是,不過曾幾何時,學習,卻慢慢變成了某些人用來逃避現實(以為高學歷就代表高能力,或是利用學位、證照來掩飾自己實際能力上的不足)、甚至是用來達成某些特殊目的的一種手段(比方躲避兵役,或單純只是為了向親朋好友炫耀罷了),當諸如此類的歪風一起,不僅讓學習的本意受到嚴重扭曲,更讓社會上因而產生了許多表面上坐擁高學歷、甚至是滿手證照,但實際上卻沒有半點真本事的「高學歷地雷員工」,這樣的現象除了更增添了企業在用人、選才上的困難度之外,更容易導致許多無謂的資源浪費,這樣的結果,不論是對個人、公司,甚至是整個國家社會來說,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話雖如此,在沒有更快、更有效的選才、用人評量標準情況之下,家庭、學校、公司,乃至於社會,都還是只能不斷的迷信高學歷、鼓勵考證照,殊不知,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即便書念得再多、分數考得再高,這種由「社會體制規範」驅動下所「半強迫」而來的一切學習動作,都只會讓當事者「學得越多、卻越是不清楚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反而只會更加盲目地追隨書中的道理,不經過太多個人的吸收消化就直接加以套用在所有現實問題上,卻還自以為這就叫「專業」,殊不知,這種未經個人思考內化、無法直接有效運用在實際目標達成、實際問題解決上的「半熟知識」,根本就不具有半點價值,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種「照本宣科」的半吊子模仿秀罷了!!這不能叫做真正的專業,而是一種「偽專業」,但或許在短期內仰賴這些「偽專業」,有時的確能替你換來更高的位階、更多的機會,但久而久之,在遲遲無法發揮公司所期待你能夠展現出的「真實價值」情況下,最後也只會讓你爬得有多高,就會摔得有多重,或許你偶爾還是能得到一些小獎勵,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將始終得不到大成就。

因此,比起學習而言,更重要的反而應該是先搞懂「對你而言學習的意義何在?」就如同在公司之中,不論是透過何種媒介、何種管道,許多同仁只要一聽聞有哪一門新興學科、創新應用突然爆紅,就會充滿疑惑地跑來問我:「某某課程、講座議題最近很夯ㄝ,我們究竟應不應該花點錢、花點時間去了解、去學學這些新觀念、新知識啊?」這種狂熱的程度,就像是患了「學習強迫症」一樣,不過每當遇到這類問題時,我都會這麼回覆:「如果確定學了之後你”立即”用得上,那就去學吧!!否則學了之後短期內卻用不到,大概過了幾個月之後,你的腦海中可能連一點印象也不會存在!!再加上許多新知、新應用都是有”保存期限”的,如果總是”久放不用”、”束之高閣”,很容易就會變質而無法使用。」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不論時空環境如何變遷,結果論的原則始終沒有改變。然而,勝者之所以為王,未必是因為在邏輯思考或是執行手段上有多麼高明,而敗者之所以為寇,倒也未必真的是因為實力比不上別人,多數時候,其實勝敗之間大多取決於整合力與執行力高低,反而不在於專業與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各式軟硬體科技的取得成本越來越低廉、取得方式也越來越便利,除了方便了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之外,若是懂得善加利用這些散落各地的免費資源,更能有效且快速地幫助人們彌補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讓即便早已在起跑線上落後一大截的弱勢族群,也都有非常大的機會能夠隨時、輕易的迎頭趕上,甚至是大幅超前領先者們。

舉個例子來說,之前若是想架設網站,要是沒有一定的程式撰寫功力,簡直不可能,不過現在想架設網站,卻即便連不懂半點程式語言也能夠輕易做到;而之前若是想自行設計一張像樣的文宣品,如果沒有設計底子,那麼最後所設計出來的成品恐怕將是慘不忍睹,不過現在卻有許多專業的美工設計軟體,不僅簡單好上手,而且還內建了許多現成的版型可供直接做套用修改,既快速又方便;又或者是企業主如果想在產品開發或是成本投入前,先針對目標市場做些有價值的調查與分析,現在也不必再像從前一樣,非得花了大筆金錢和時間去一趟實地走訪觀察,或是得進行一堆勞心傷神的田野調查,很多時候,你所需要的相關資訊只要透過關鍵字搜尋,就可以讓你省去一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這些透過動動手指就取得的資訊,或許還比你實際蒐集到的還要來的更加詳細、精準、客觀。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體評價:★★★★★

劇情摘要:

整部影片主要是以導演的女兒為範本,透過擬人化的方式,將小女孩萊莉從天真無邪的童年,一路成長到叛逆青春期之間所經歷的種種情緒起伏與記憶,以個別代表不同情緒的五個可愛角色:樂樂(快樂)、憂憂(憂愁)、怒怒(憤怒)、厭厭(厭惡)、驚驚(驚恐),來描述當茉莉在遭遇成長過程中不同的訊息與刺激時,不同的情緒反應,將如何形成深刻烙印在潛意識當中的"核心記憶"?進而型塑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偏好,甚至影響了人生結局的好與壞。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最近迷上慢跑,也特地買了一台專業跑步機擺在地下室,只要一有時間,拿起水壺、戴上耳機,至少都得在跑步機上跑上一個小時以上才會休息,雖然過程十分疲累,不過運動過後那種充分流汗、全身發熱的舒暢感,真的會讓人感覺非常充實,而每天挑戰多一些里程、持續多一些時間,達成目標之後的那種優越感,更讓你彷彿才剛打完一場勝仗一樣,非常令人著迷。

不過問題就在於每天大量的運動,又是位在空氣較不流通的地下室,悶熱的環境中,很容易瞬間就讓人滿身大汗、從頭濕到腳,因此除了得不斷拿著毛巾擦汗之外,運動完畢,在跑步機上、地板上,甚至是兩旁的傢俱上更時常容易噴到許多汗漬,所以往往在休息之前,還得另外多拿上一條乾淨抹布或拖把,把這些汗漬給清理乾淨才算是大功告成,十分麻煩。

後來發現,原來大部分的汗水都會被吸附在上衣、褲子以及頭巾上,而那些會弄得到處都是的汗水,則往往是從腋下順著手臂,最後流到指尖,然後就在你揮手擺動的同時潑灑出去,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便立即上網去查了相關運動用品,看看是否有合適的商品能夠滿足我的需求,最後,就在某知名運動品牌的官網上看到一款運動臂套,這種臂套主要可運用在路跑、單車或是籃球運動上,強調的是高透氣性,能夠有效的快速排汗又不會感到悶熱不舒服,此外,由於這種臂套穿上之後,會從腋下包覆住大部分的手臂面積,因此應該更能避免過多汗水噴濺的狀況才是。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書籍介紹:

《3天搞懂股票買賣:「靠股票賺錢」需要的常識,一問一答間,輕鬆學起來!》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帶著幾位同仁參加了一場由外部單位所舉辦的網路行銷系列講座,本來抱著朝聖、學習的心態來到現場,不過在拿到講義的那一刻卻讓人有些傻眼,裡頭的內容不僅沒頭沒尾、雜亂不堪,而且似乎也和今天的演講主題完全不相符,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也只能期待後續講師能否透過自身的經驗,讓我聽到一些有價值的資訊。

不過這邊還是得先說,其實網路行銷的議題涵蓋範圍十分廣泛,以講者而言,不同講師有不同的資歷背景與專長,有的講師習慣從最新科技趨勢做切入,有的則是以最新的行銷操作手法作為主軸;有的專長在於B to B的業務範疇,有的則擅長於B to C或是C to C的行銷領域;又或者有人的行銷操作偏重純線上銷售,有人則偏好線上結合線下的虛實整合亦或是線上結合線下再加上行動應用的即時行銷。而若是從顧客需求來說,有人是代表個人,希望透過這場演講能夠學習到未來個人創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有人則是代表公司,希望透過這場演講能夠學習到解決工作瓶頸的有效方法;有人是為了學習如何從網路上直接帶來營收,有人則希望瞭解該如何透過免費資源,在網路上辦好一場成功的行銷活動;當然,也有部分企業負責人會希望得知該如何透過各式網路工具,來成功經營一個品牌的好口碑,甚至進而能透過後續成功的社群經營手法來獲得更好的口碑效益。

因此,也正由於網路行銷不僅是相當熱門的議題,而且所牽涉到的領域、範疇又相當廣泛,要是無法在講座之前事先鎖定好合適的目標族群,那麼可想而知的是在演講過程當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失控或是讓人尷尬的意外插曲。以這場講座而言,預計兩小時的演講內容,卻在講師講不到二十分鐘,就因為內容實在太過偏題、太過淺薄而導致陸續有人離席,一個小時過後,台下人數已經剩不到原本的一半,即便還留下來的聽眾,有人時不時地擺出嚴肅的撲克臉、有人不斷拿出手機來消磨時間,有人則相當不耐煩地不斷扭動身體然後不停的左顧右盼,很明顯的,當台上的年輕講師在面對這種窘境時,整個人都開始慌了手腳,或許是為了挽回頹勢、掙回自己的顏面,於是他開始不斷地拿出自己先前所積累的「古老戰功」來試圖說服所有人,即便這些「歷史悠久」的成績表現早已不合時宜,但為了自己的尊嚴,講師只好不斷地針對細節做解釋、不斷的脫序演出,而結果就是.................離席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態度也越來越不耐煩,到最後,我和同仁離席之前,還特地到簽到桌上看了一下多數人所填寫的講座意見調查表,果不其然,除了多數的不滿意之外,許多人更直接在備註欄上直言開炮,抱怨主辦單位搞不清楚狀況,而浪費了所有人的時間。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一間公司的規模越做越大、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瑣,讓原本由一個人做的苦差事能夠有更多學有專精的夥伴來共同分攤時,理論上來說,這樣的調整,應該有助於效率上的大幅提升才是,不過實際上卻似乎總是事與願違,結果當分工分得越細,卻反倒越是無效率,這樣的亂象在職場上似乎時有所聞。

最近由於某部門內部出了一些狀況,不僅營收目標每每無法作達,而且還始終相去甚遠,更糟糕的是,在無法提出更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之前,一個賠錢的虧損單位自然容易在會議上成為箭靶,導致部門內部人心惶惶,甚至還紛紛遞上辭呈,以免無端遭受波及.................因此,在部門主管的委託之下,我便著手開始進行相關的訪談調查,後來發現,原來問題並非出在目標市場的無利可圖上,反倒是當錢都已經送上門了,但這至關重要的最後一哩路卻始終沒人願意將它走完,更正確地說,其實並不是獲利過程當中的路途有多麼窒礙難行,而是這最後一步,竟然沒人知道該由誰來負責走完?又或者是究竟為何得去走這條路?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主因還是出在該部門內部缺乏了明確的組織架構與責任歸屬,甚至可能還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即便今天你是應徵資訊人員而來到這個部門,但只要主管一聲令下,你一樣得立即放下手邊一切工作,跟著業務人員沿街發傳單、一樣得去做業務開發,不過這還不打緊,畢竟同事之間互相幫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但問題就在於如果一個團隊的架構夠明確、人員定位夠清楚,偶爾的混亂倒還不至於會影響整體的秩序,但今天當身為主管的人卻完全沒有組織架構及專業分工的邏輯、觀念時,結果就是當身為資訊人員的你因為一些被臨時指派的「外務」而無暇顧及「本業」時,主管居然又再指派其他目前手頭上沒有任務交辦的非資訊人員來協助你完成原來的本業。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評價:★★★★★

主要演員:

巨石強森-飾演:雷•蓋因斯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前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則關於Google CEO-Larry Page的五點成功管理祕訣,分別是:

一、支持嘗試瘋狂點子,從中尋找機會

二、重視人才,不讓經理輕易填滿辦公室

文章標籤

ryanwang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